Spring Bean的生命周期

  1. 实例化 Instantiation
  2. 属性赋值 Populate
  3. 初始化 Initialization
  4. 销毁 Destruction

实例化 -> 属性赋值 -> 初始化 -> 销毁

image-20220711102505283

实例化: 调用doCreateBean()方法进行实例化, 通过反射的方式创建出一个bean对象

属性赋值: 给这个Bean对象进行属性填充, 注入这个Bean依赖的其它bean对象

初始化:

  1. 执行Aware接口的方法, (Spring会检测该对象是否实现了xxxAware接口,通过Aware类型的接口,可以让我们拿到Spring容器的些资源。如实现BeanNameAware接口可以获取到BeanName,实现BeanFactoryAware接口可以获取到工厂对象BeanFactory等)
  2. 执行BeanPostProcessor的前置处理方法postProcessBeforelnitialization()
  3. 判断Bean是否实现了InitializingBean接口,如果实现了,将会执行lnitializingBean的afeterPropertiesSet()初始化方法;
  4. 执行用户自定义的初始化方法,如init-method等;
  5. 执行BeanPostProcessor的后置处理方法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

销毁:

  1. 判断Bean是否实现了Destruc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接口,如果实现了,则会执行DestructionAwareBeanPostProcessor后置处理器的销毁回调方法
  2. 判断Bean是否实现了DisposableBean接口,如果实现了将会调用其实现的destroy()方法
  3. 判断Bean是否配置了dlestroy-method等自定义的销毁方法,如果有的话,则会自动调用其配置的销毁方法;

Spring MVC 执行流程

image-20220711104255295

  1. 用户通过浏览器发起 HttpRequest 请求到前端控制器 (DispatcherServlet)。

  2. DispatcherServlet 将用户请求发送给处理器映射器 (HandlerMapping)。

  3. 处理器映射器 (HandlerMapping)会根据请求,找到负责处理该请求的处理器,并将其封装为处理器执行链 返回 (HandlerExecutionChain) 给 DispatcherServlet

  4. DispatcherServlet 会根据 处理器执行链 中的处理器,找到能够执行该处理器的处理器适配器(HandlerAdaptor) –注,处理器适配器有多个

  5. 处理器适配器 (HandlerAdaptoer) 会调用对应的具体的 Controller

  6. Controller 将处理结果及要跳转的视图封装到一个对象 ModelAndView 中并将其返回给处理器适配器 (HandlerAdaptor)

  7. HandlerAdaptor 直接将 ModelAndView 交给 DispatcherServlet ,至此,业务处理完毕

  8. 业务处理完毕后,我们需要将处理结果展示给用户。于是DisptcherServlet 调用 ViewResolver,将 ModelAndView 中的视图名称封装为视图对象

  9. ViewResolver 将封装好的视图 (View) 对象返回给 DIspatcherServlet

  10. DispatcherServlet 调用视图对象,让其自己 (View) 进行渲染(将模型数据填充至视图中),形成响应对象 (HttpResponse)

  11. 前端控制器 (DispatcherServlet) 响应 (HttpResponse) 给浏览器,展示在页面上。

JDK 动态代理与 CGLib 动态代理

Spring AOP中的动态代理主要有两种方式:JDK动态代理和CGLIB动态代理。

JDK动态代理

如果目标类实现了接口,Spring AOP会选择使用JDK动态代理目标类。代理类根据目标类实现的接口动态生成,不需要自己编写,生成的动态代理类和目标类都实现相同的接口。JDK动态代理的核心是InvocationHandler接口和Proxy类。

缺点:目标类必须有实现的接口。如果某个类没有实现接口,那么这个类就不能用JDK动态代理。

CGLIB来动态代理

通过继承实现。如果目标类没有实现接口,那么Spring AOP会选择使用CGLIB来动态代理目标类。CGLIB(Code Generation Library)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生成类的字节码,动态创建目标类的子类对象,在子类对象中增强目标类。

CGLIB是通过继承的方式做的动态代理,因此如果某个类被标记为final,那么它是无法使用CGLIB做动态代理的。

优点:目标类不需要实现特定的接口,更加灵活。

什么时候采用哪种动态代理?

  1. 如果目标对象实现了接口,默认情况下会采用JDK的动态代理实现AOP
  2. 如果目标对象实现了接口,可以强制使用CGLIB实现AOP
  3. 如果目标对象没有实现了接口,必须采用CGLIB库

两者的区别

  1. jdk动态代理使用jdk中的类Proxy来创建代理对象,它使用反射技术来实现,不需要导入其他依赖。cglib需要引入相关依赖:asm.jar,它使用字节码增强技术来实现。
  2. 当目标类实现了接口的时候Spring Aop默认使用jdk动态代理方式来增强方法,没有实现接口的时候使用cglib动态代理方式增强方法。

BeanFactory和FactoryBean的区别?

BeanFactory:管理Bean的容器,Spring中生成的Bean都是由这个接口的实现来管理的。

FactoryBean:通常是用来创建比较复杂的bean,一般的bean 直接用xml配置即可,但如果一个bean的创建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其他的bean 和复杂的逻辑,直接用xml配置比较麻烦,这时可以考虑用FactoryBean,可以隐藏实例化复杂Bean的细节。

Bean的作用域

1、singleton:单例,Spring中的bean默认都是单例的。

2、prototype:每次请求都会创建一个新的bean实例。

3、request:每一次HTTP请求都会产生一个新的bean,该bean仅在当前HTTP request内有效。

4、session:每一次HTTP请求都会产生一个新的bean,该bean仅在当前HTTP session内有效。

5、global-session:全局session作用域。

Spring 事务实现方式有哪些?

  • 编程式事务:通过编程的方式管理事务,这种方式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但很难维护。
  • 声明式事务:将事务管理代码从业务方法中分离出来,通过aop进行封装。Spring声明式事务使得我们无需要去处理获得连接、关闭连接、事务提交和回滚等这些操作。使用 @Transactional 注解开启声明式事务。